我们都经历过手机电量即将耗尽、被提醒关闭高耗电应用的场景。这也提醒我们:除了硬件厂商,软件开发者也应关注程序的能源效率。
本文介绍了一项来自葡萄牙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,他们在论文《Energy Efficiency Across Programming Languages》中对27种编程语言进行了能耗、执行时间和内存使用的对比测试。
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#
研究者从 Computer Language Benchmarks Game 项目中选择了10个标准问题,使用27种语言实现相同算法并运行10次,通过英特尔 RAPL 工具测量能耗,确保数据稳定、结果可复现。测试环境为一台运行 Ubuntu Server 16.10 的台式机。
他们还依据语言的执行方式(编译型、解释型、虚拟机)和编程范式(命令式、函数式、面向对象、脚本)进行进一步分析。
速度快 ≠ 能耗低 #
研究挑战了一个常见认知:程序运行越快,能耗就越低。
实际上,功耗受多种因素影响,快速完成任务不一定意味着更节能。比如,有个基准测试中 Rust 比 C 更节能,而另一个测试里 Pascal 虽然比 Chapel 慢了 55%,但能耗更低 10%。这说明**“快”不等于“省电”。**
研究还发现,CPU平均占据了约88%的总能耗,而内存(DRAM)峰值使用量与能耗几乎无关。
编译型语言全面领先 #
编译型语言在能耗、运行速度和内存占用方面表现最优:
- 平均能耗:编译型语言 120J,虚拟机 576J,解释型 2365J
- 平均执行时间:编译型语言 5103ms,虚拟机 20623ms,解释型 87614ms
- 平均内存占用:编译型 125MB,虚拟机 285MB,解释型 426MB
前4名节能语言几乎全是编译型(仅Java为虚拟机语言)。最慢和最耗能的多为解释型语言,如 Python、Perl、Ruby、Lua、TypeScript。
但也有例外:在处理正则表达式等特定任务时,TypeScript、PHP、JavaScript 等解释型语言反而能耗较低。
从内存使用角度看:
- 命令式语言最省内存(116MB)
- 面向对象、函数式脚本语言使用更多内存(平均250~420MB)
哪些语言表现最均衡? #
研究者尝试结合能耗 + 执行时间 + 内存占用三个维度,寻找“综合最优”的语言。
结论如下:
- 若关注 节能 + 速度:首选 C 语言
- 若关注 节能 + 内存占用:推荐 C 或 Pascal
- 若三者均衡:依然是 C、Pascal、Go 表现最优
总结:选择语言时,你在权衡什么? #
虽然 C、Rust、C++ 等语言在多个维度都表现突出,但每种语言背后都有权衡。例如:
- 脚本语言(如 Python)开发效率高,但性能与能耗较差
- 编译型语言(如 C)执行效率高,但开发门槛相对更高
研究者指出,不同语言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可能会展现不同优势,因此语言选择仍需根据实际需求(速度?省电?节省资源?)
进行权衡。